河北林草科技以助力生态建设为目标,以推动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惠农惠民为着力点,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建设高科技平台、开展示范推广、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林草科技保障水平。
2021年,全省共创新省级以上林草项目31项,建立国家长期科研基地3处,推广国家和省级林草项目29项,制定完善省级地方标准17项,惠及44万农户120余万农民。
提高惠农惠民质量
组织专家开展林草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和知识讲座。依托科技活动周、第25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全年组织林草专家服务小分队、林草科技特派员、林草乡土专家10批次20余人,深入张承地区、太行山燕山沿线等林草重点乡镇村组,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培训。
组织各市建设“林果大讲堂”微信公众号,建立“专家+林果大户+林果农”的科技传播微信群,开展技术讲座、信息交流,线上线下联动,指导解决林草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年来,全省各地举办林草科技专题培训班500多期,线上线下培训林果农6万余人次,发放林草技术标准资料3万余份,惠及44万农户120余万农民。
增加科技成果储备
围绕全省林草发展重点领域和方向,争取财政资金847万元用于林草项目创新研发,先后组织2批次6名林草行业专家和90人组成科技服务团,开展专题攻关,解决问题5类110多个,创新林草科研项目31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1项。
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召开了“加强林业科研 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科技部等13家部级单位参加研讨。与国家林草局及国内14家林草科研单位组建了塞罕坝林草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塞罕坝二次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林草基地,相继成立板栗、核桃、枣等7个主要经济林树种和13个专家科研创新团队。新增入库科技推广成果63项,成果库储备成果393项。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保障张家口冬奥赛区生态安全,设立了河北崇礼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设立河北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察研究站等6座生态监测站,开展观测数据、科学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有关数据汇交,成功实现了林草科技项目数量、质量和主要指标观测率的精准分析与科学研究。
大力推进林草创新团队和长期科研基地建设,成立了河北省林木创新团队、河北石家庄榆树资源保存和育种长期科研基地。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为全省第二批科普示范基地,确定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机械林场为2021年度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张家口、承德、石家庄、邢台等8个市21个县建立良种示范、丰产栽培、预警防控等各类科技示范基地40处,示范林面积1.78万亩,繁育各类苗木160万株,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增加林地22.77万亩,户均收入近千元。
争取资金2000万元,帮助20个中央、8个省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顺利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全省示范推广实施41项林草新技术、新标准,制定完善省级行业标准17项。筹措资金540万元,新建6个国家级、1个省级林草标准化示范区,10个林草标准化示范点,示范面积3600余亩,建成省级有重点、市县有项目、乡镇有基地、村有示范户的标准化示范体系。针对河北果树发展现状,安排资金190万元,建立现代果品标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并组织专家对板栗、核桃、枣等主要果品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集成。
“十三五”时期,河北创新实施林草科研项目300项,取得科技成果1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3项;推广实施省级以上示范项目125项,推广应用优良品种101个和新技术135项,新建的林果基地良种使用率达到90%,28个林业植物新品种获得授权。(王铁军 韩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