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林草产业总产值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000亿元,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60:25:15优化为25:48:27。林草产业市场主体达6.6万户以上,实现龙头企业县级全覆盖,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0家以...
近日,为加快陕西省西安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西安市举办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推进暨技术培训会,通报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围绕内业整理、标本采集、种子收集具体要求以及林木种质资源改良利用、乡土树种调查选育、林木良种报审方法等内容进行培训,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江源头再现千湖美景,水资源总量明显增加,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记者近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得以进一步筑牢,“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日前,广西钦州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在市第十三中学举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珍贵树种进校园主题活动。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依托当地丰富植物药用资源和人工栽培基础,发展以“林药”“林菌”为主的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林下生金的路子。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支援明溪,明溪县委县政府借势发展,将林下中药材种植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三个突破。
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大规模人工种植桂花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桂花镇5位老人利用扦插技术,打破了桂花一年长一茬、20年才开花的习性。1966年,桂花镇的桂花数量已增加到20万株,年产鲜桂花5万公斤。5位老人也被尊称为“桂花老人”。如今,咸宁的桂花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有约10万亩桂花种植面积,现...
按照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四川省林草局于2021年9月组织启动四川省第四次石漠化监测,历时11个月完成监测工作并形成《四川省第四次石漠化调查报告》。
国庆假期,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系列花展。作为本次系列花展的重头戏,主题植物展中的“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首次对外展示了华南植物园迁地保护的13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叶奇花美的虎颜花、“止血卫士”金毛狗、“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陆上荷花”夏蜡梅、“飞檐走壁”丹霞梧桐等,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