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2月21日电(记者褚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21日发布公报,已与蒙古国政府在德国波恩签署协议,确定《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17)将于2026年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办。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坚决扛起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和前沿阵地的使命责任,2024年,依托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沙漠18.9万亩,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近年来,漳州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机制、持续破题,在全国率先推行地票、林票、碳票,全面激发林业活力,让林改红利实现各方共享共赢。
甘肃省张掖市首个造林碳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涵盖张掖市五县一区,预计在40年计入期内,年均产生碳减排量1.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产生碳减排量5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可实现碳汇收益上亿元。
2024年,全国木材、人造板、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委会等获批发布国家标准和林业行业标准34项(国家标准13项、林业行业标准21项),比2023年增加11项。其中,木材国家标准3项、林业行业标准6项,人造板国家标准8项、林业行业标准11项,林业生物质材料国家标准2项、林业行业标准4项。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是古蜀道的重要节点,现有古树名木12510株,最高树龄达2300年,其中尤以翠云廊古柏最具代表性。
2月10日,国家林草局林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中心在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组织召开了2024年工作总结会暨2025年工作讨论会。
近日,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推进广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2025年厅际联席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公布了全国首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广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项目自2015年正式启动至2023年底8年建设期内,共建设国家储备林约435万亩,完成投资112.1亿元,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