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常熟、盐城相继荣膺“国际湿地城市”后,7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正式获得全球《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至此,江苏“国际湿地城市”数量达3个,居全国第一。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累计完成草原治理面积263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其中,察汗淖尔流域已完成治理29.1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27万亩的规划目标,实现从“盐碱白”到“生态绿”的生态蝶变。
7月24日,2025年发展中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与履约官员研修班学员来到江西省婺源县调研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修复及履约实践等经验做法。培训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承办,来自古巴、泰国、南非、老挝、南苏丹等10个国家的37名野生动物保护官...
“这里的每一口呼吸都是甜的。”当阳光穿透红松林冠洒下斑驳光影,游客踏过松软苔藓,在森林里深呼吸发出感慨。这里是伊春森工集团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园内负氧离子实时监测大屏上显示着浓度每立方厘米2.25万个,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的标准。今年,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获评“中国首批国际森林浴基地”称号。
7月21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全国森林草原防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森林草原防火队伍建设规范》(LY/T 3428-2025)获批发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作为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现有红树林面积1.14万公顷,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有效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如今,广东省已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增长的地区之一。
日前,岳阳市首批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在平江县加义镇思源村发放,捧着崭新权证的村民们难掩喜悦。此次共发集体林地收益权证46本,涉及面积2.7万亩。首批山林收益权证的发放,不仅是一份保障林农权益的“定心丸”,更是激活山林资源潜力的“新引擎”。
今年是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目前,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