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全国首个林业数字孪生系统平台“e林通”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正式上线。武平“e林通”平台集管理、服务、决策于一体,实现林政数据“一中心”、林业建设“一张图”、林资林事“一掌管”、林长护林“一秒报”、林业服务“一键享”。
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2023年“武平经验”持续深化,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勾勒出一幅幅山美水美、业兴民富的新画卷。
拓展提升林改经验
拓展提升林改“武平经验”是龙岩2023年十大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武平县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产业怎么兴、林要怎么管等林改“六问”,不断创新、深入实践,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新动能。
武平县出台了进一步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发展的十条措施,在林业“三权分置”、涉林金融改革升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康养、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健全司法护航生态机制等方面持续深化林改。
在林业“三权分置”方面,武平县加快林地经营权流转,探索“四有”机制,发展股份合作林场,推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和千亩民营林场建设。累计流转林权40.99万亩,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266家,其中千亩以上民营林场130家、林业专业合作社64家。
进一步落实处置权,全县放开人工商品林采伐年龄限制,赋予林农更多经营自主权与财产处置权。全年共办理采伐证793份,采伐面积3226.1公顷。
同时推动林业金融创新,完成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3.0版建设。目前,平台已汇集14家金融机构提供69种专属金融产品,成功放款3418笔,累计放款7.23亿元。
武平率先试点的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多项举措上升为国家决策,“武平林改”被纳入中央党校课程。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武平有各级林长685人。2023年,全县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五项配套制度,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和“一网格一林长一警长一护林员”护林网格巡护责任体系,各级林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3项。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武平县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创设县级林长“一带三”机制,深化“林长+三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创新护林员乡聘、站管、村监督管护新机制。率先在全市将“林长+”联席会议制度化、例会化。
武平把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列入乡镇林长制考核内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23年完成植树造林30873亩,森林抚育75821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53766亩,义务植树88.4万株,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6512亩,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长。创建省级森林乡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2个。
同时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创新高度疑似疫木除治技术清根法。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年累计实施监测面积283.26万亩,监测率100%。
为提高森林执法效率和防范打击能力,武平县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实现无缝衔接,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行政案件同比下降42.2%。
融合发展点绿成金
立足资源优势,武平县重点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竹木产业等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23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0.33万亩,实现产值46.89亿元;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点)34个,总数达328个。目前有3.43万户农户、155个合作社(协会)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全国最大的紫灵芝生产基地,2023年,武平推进紫灵芝种加销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培育4家紫灵芝精深加工企业,利用与广州的对口合作平台,拓宽紫灵芝产品消费市场。全县新增林下种植紫灵芝面积6800亩,总面积累计达3.5万亩,年产紫灵芝400吨,全产业链产值3亿元。
做优“生态+产业”,武平县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迅速发展。全县省级森林人家总数达115家,居全省首位。2023年,森林康养旅游接待游客338万人次,实现产值14.19亿元,同比增长5.1%。(刘俊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