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以“三土”建设力推稳基扩绿

来源: 时间:2023-05-24 09:20:36 浏览次数:

近年来,青海省狠抓乡土专家、乡土树种、乡土草种“三土”工作,多途径、多方式增加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加大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修复,力推稳基扩绿,绿色本底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青海省狠抓乡土专家、乡土树种、乡土草种“三土”工作,多途径、多方式增加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加大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修复,力推稳基扩绿,绿色本底进一步夯实。

2017年以来,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972.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1.2个百分点,达到7.5%,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质量得到提升,实现了现有林地的增绿扩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96%,绿色空间不断扩展,环境承载力持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林草绿色成为大美青海、生态青海最亮丽的底色。

一批乡土专家活跃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一线

自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遴选工作启动以来,青海已有34名来自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聘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工作领域涉及生态修复、野生动物保护、乡土树种繁育和园林绿化。

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乡土专家积极参与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生态保护,在林草科技推广示范、乡土树种繁育等工作中,为解决基层林草技术人员短缺和破解林草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乡土专家扎西桑俄,首次对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鸟种藏鹀开展系统观察和研究,15年持续调查拍摄三江源野生动植物种,记录和鉴定超过1600种生物,并为上千个物种起了全新的藏文学名,已收入《现代汉藏英词典》丛书,编写出版《三江源生物多样性手册》等多部专著。乡土专家徐生发,经过多年树种繁育及造林实践,繁育乡土苗木70余万株,累计造林近9000亩,平均造林成活率超90%,总结出一套乡土树种的育苗和抗旱造林技术。

一批乡土树种得到推广应用

目前,青海已建成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3处,收集保存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小叶杨等优良乡土树种1235份。建成以杨树、丁香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各类杨树种质资源359份、2.5万株,丁香种质资源84种、103份。以忍冬、鳞皮云杉、柠条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正在建设中。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库青海分库的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青海完成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出版了《青海林木种质资源》,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2项,制定地方标准9项,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确定乡土树种名录418种,已繁育推广油松、青杨雄株、小叶杨、金露梅等乡土树种60余种,为在干旱、高寒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条件下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成立乡土树种选育研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评选出10个乡土树种选育研究示范基地。开展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紫果云杉、白桦、丁香、沙棘等20个乡土树种选育示范。育苗总面积2456亩,年出圃各类苗木600余万株。

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6处、省级林木良种基地12处,审(认)定林木良种36个。组织开展“青海高寒乡土杨树良种选育研究”“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70项,完成了小叶杨、乌柳、柽柳、高山柳、白刺、鳞皮云杉、栒子等12种主要乡土树种的技术推广和示范造林。

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0余项。实施了枸杞、核桃、花叶海棠、油用牡丹、沙果、软儿梨、花椒和沙棘等11种乡土经济林种苗快繁及丰产栽培,建立繁育基地346亩,培育良种壮苗300多万株,营建乡土树种示范林2455亩。 

青海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过程中,乡土树种推广使用成效显著。

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历经30余年,为西宁构筑了一道51.6万亩的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9%,成为全省推进乡土树种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性工程。

柴达木盆地区枸杞种植面积达90万亩,产业产值达50亿元,枸杞乡土树种在富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南地区成功开展了三江源区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筛选出的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青杨等5种乔木树种和四川丁香、水栒子、山生柳、金露梅等8种灌木,示范造林3000亩,平均成活率达87%,为高海拔地区乡土树种造林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黄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总投资达17901.7万元,采用乡土树种完成国土绿化人工造林37.524万亩,为当地群众增收6933.99万元,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青海省治沙试验站自建站以来,采用青杨、柠条、乌柳等乡土树种固沙造林1.5万亩,成为高原综合防沙治沙样板,有效保护了龙羊峡库区的安全运行。

一批乡土草种扩繁扩育明显加快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收集各类种质资源近5000份,收集到豆科、莎草科等20科珍稀濒危、特有及特异牧草种质资源50余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100亩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圃,在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建有草类原种圃115个,有草类原种50余种,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42个,制定了30种牧草种子的省级品种标准。

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开展了适宜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新品种的选育。目前,已审定登记青牧1号老芒麦、青海草地早熟禾等生态型牧草品种16个。选育的刚察老芒麦、青牧2号垂穗披碱草等一批优良牧草品系已进入国家区域试验,筛选出扁穗冰草、发草等近20个新品系正在进行品比试验。由青海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青海省治沙改良站等联合成立的草种质资源创新育种团队初步形成,为草种选育驯化工作搭建了体系完善的交流平台。

初步建立了以青海省三江集团为龙头、其他企业为补充的繁育服务体系,建成了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等为主的各类优良牧草种子基地5个,基地面积常年保持在30万亩左右。通过项目配套鼓励企业引进牧草种子专用加工生产线,年产各类精加工牧草种子1000余万公斤,在满足省内草种需求的同时,远销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草种供应基地。建立有效的草种业加工、流通调控机制,采取扶持政策,带动了贵南草业、青海绿海等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了草产业主体与市场有效联结。目前,青海省内从事草种业生产、加工、经营、生态建设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近100家,草种业经济年产值超亿元。(宋晓英)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