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林业地票改革,以地票配合林票,实行集体林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股份化、证券化,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三权”边界,落实“三权”权益。同时,让国有林场发挥优势,对集体林地进行规模化造林和多种经营,并通过金融配套措施,让地票、林票可融资、可交易、可变现,激活一池春水,打开了集体林区多方共赢新空间。
漳州市南靖县林区。漳州市林业局供图
林区部分低效毛竹林亟待改造提升
据漳州市林业局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该市部分集体林区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户的碎片化林地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经营;集体林地的所有权被淡化,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而陷入“空心化”;部分林地长期出租,森林经营效益不断提升,而村集体和村民却无法从固定的地租中获得财产性增值收益;部分毛竹林出现“低效化”,甚至面临荒芜失管。
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镇长杨志强说,全镇初步摸底有4.11万亩低产低效毛竹林,占全镇林地的1/5。调取详细资料显示,该镇南塘村、南坑村和村中村共有17397亩毛竹林地,其中一共流转了1209亩,剩余16188亩处于半荒或全荒状态。
“目前竹子不值钱,砍一天竹子赚的远远不如出门打工挣得多,有的时候还不够支付伐竹的工钱,所以村民对毛竹林经营管护失去了兴趣。”南塘村村民刘文水告诉记者。
上述3个村的村支书均表示,即使流转出去的毛竹林地,很多也“没经营好”;而留在村民手中的毛竹林地,村民单家独户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地块树种改造提升。
南靖县林业局局长庄忠鹏说,“没经营好”和“不善经营”两种情况在南靖县较为普遍。
漳州市林业信息中心主任刘鹏认为,从更深层次来看,目前漳州地区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林农增收的“瓶颈”,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以“两票”破解“三权”分置
2022年4月,漳州印发全国首张林业地票、全市首张林票,并对地票、林票进行了定义:地票,指村集体(含林农)以提供林地方式入股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造林或经营现有林,并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村集体所提供的林地折算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林票,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及成员,或其他投资人,以林地经营权入股或出资方式参与合作造林或经营现有林,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出资入股折算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
刘鹏介绍说,在持续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的基础上,漳州此轮深化“林改”将着力点放在巩固集体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强调林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承包权属于村民,经营权可以流转。村集体和林农作为林地所有权及承包权人持有地票,负责经营者持有林票。地票、林票必须分开,地票强调安全性、稳定性,林票重在吸纳社会资本,强化其流通便捷性。地票只能在村内交易,发行主体不能回购地票,旨在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收益牢牢锁定在村集体和村民手上。而林票可供社会资本进入、流转、退出等,但须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控股。通过深化改革,明确“林是林,地是地;林地是林地,林木是林木”,真正把“三权”分清。
漳州林业“两票”改革带来了一系列机制创新:
首先是创新“以票分权”机制。以股份化、证券化的“两票”来破解“三权”分置。
其次,创新“按票分利”机制。按漳州目前设计的股权结构,一个实行林业地票、林票的试点营林项目,村集体和村民以地票占股20%(其中村集体3%、村民17%),省属国有林场作为经营主体控股51%,其余29%对各类社会资本开放。通过国有林场集约化规模化营林和多种经营,大幅提升林地收益。一个轮伐期结束后,各方按股分红。然后再启动新的营造林,让集体林地成为“活银行”。
此外,创新“拿票变现”机制。漳州林业地票、林票,由林业、人民银行、银保监和地方金融监管等4方协同加强票证审核、发放和交易监管;由自然资源部门全程参与林地精准确权,使发放的每一张地票、林票与具体地块、林木、树种相对应;同时搭建数字化漳州市林业票证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一系列举措使林业资产证券化、数字化,并通过质押融资、交易等方式实现权益变现。
截至目前,漳州市已在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诏安县霞葛镇溪林村进行了地票、林票改革试点,试点集体林地744亩。其中南塘村试点面积511亩,发放地票44.52万股、林票178.08万股。
“两票”改革后村民增收可期
省属国有林场南靖林场是南塘村此轮“林改”试点项目的控股经营主体,场长王水城告诉记者,漳州林区多种植速丰林,轮伐期短,一般为10年,以桉树为代表的速丰林多年来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预期收益稳定可靠,所以对“林改”后控股营林项目的收益及回报有信心。
根据漳州市近5年来国有林场营林项目平均收益测算,一个轮伐期结束后,一亩林地产出约为1万元,村集体凭3%的地票可获300元村财收入;林农凭17%的地票可获1700元收入,是单纯出租林地租金收益的3-4倍;国有林场及其他经营权人通过林票可获4500元净收益(扣除3500元成本),年投资回报率约为13%。
南塘村支部书记赖顺国说,村里试点的511亩林地涉及100余户村民,大家普遍愿意和林场合作。
目前漳州市6家银行已签协议,“两票”可质押融资,按“票额”一定折扣发放贷款,无需担保评估等其他流程。南塘村已有2位村民用“票”质押贷款9.5万元。
在南塘村,记者实地察看了一块改革试点林地,这块地70亩,原为低效毛竹林,现已种上黄花风铃木、红豆树、岗梅等珍贵树种、景观树种。
南坑镇党委书记陈国明表示,该镇今年计划推广林改3000亩。王水城和他一起算了一笔账:如果全镇“两票”林改总面积达到1万亩,10年后进入轮伐期,一年轮伐1千亩,每年就有一千万元林业收入。
漳州市共有16家省属国有林场,按“两票”林改设计方案,它们将成为合作造林营林的带头人、主力军。但南靖林场场长王水城反映了一些困惑:目前这些省属国有林场“身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既不能发放股票,也不能贷款融资。“我们想发挥优势,但受制于目前的‘身份’。希望能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为我们‘松绑’。”王水城坦言。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