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林业发展新机遇新使命新征程

来源: 时间:2017-12-08 11:41:21 浏览次数:


张建龙

赵树丛

解振华

胡鞍钢

杨锐

陈传波

兰思仁
       中国绿色时报12月8日报道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正给林业现代化建设带来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既赋予了林业新地位新使命,也对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刻,12月5日,2017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专家聚焦进入新时代,热议中国林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探讨林业发展的新机遇新使命新征程。
       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是中国林学会发挥智库作用,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活动,两年举办一次,旨在围绕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汇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搭建咨询平台,服务科学决策。
全面推进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
张建龙 (国家林业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纲领,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遵循。各级林业部门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林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牢抓住加快林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实现林业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推进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林业改革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三、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着力解决林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四、要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继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等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加快建设森林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增进绿色惠民。
聚焦新时代 探讨林业新任务新举措
赵树丛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当前,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以下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
       具体包括,推进国土绿化,认真研究空间格局问题,努力实现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森林质量问题,针对不同类型做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确保林业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森林生态保护中民生政策及技术路径选择问题,造福林区、林农;推动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转型升级,林业应该积极主动;针对森林健康问题,提升预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科技水平;推动将森林价值纳入国家规划和核算体系,充分体现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应大力推进开发利用;提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服务国家大局;破解技术瓶颈,解决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的森林发展问题;推进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深入研究林业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作出林业贡献;建设美丽中国的森林福利,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国际舞台林业话语权问题等。
       中国林学会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科技社团。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刻,中国林学会以“新时代:林业发展新机遇新使命新征程”为主题,成功举办2017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下一步,中国林学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坚持服务国家和林业工作大局,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信心 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解振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按照十九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的精神和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各方面工作。
       一方面继续落实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碳市场,深化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等政策措施,力争很好实施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任务和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切实推进国内绿色低碳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引导多边谈判进程,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重大问题上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各方寻求着力点,建设性地推动《巴黎协定》实施后续安排。
       一直以来,林业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宣布的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当中,都包含了森林蓄积量增加这一综合反映林业工作成果的目标,林业每年大约形成5亿-6亿吨的碳汇,林业行动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作出很大贡献。
       《巴黎协定》实施后续谈判当中,涉及森林、土地利用和农业等问题,是各方关注的重点。过去,谈判围绕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工业系统、城市交通、建筑排放的二氧化碳等,现在开始转入林业、农业的土地利用和甲烷排放等。
       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有很多亮点,2018年我们准备把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故事讲出去,这是我们气候变化一个很好的形象。希望林学会和相关单位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继续深入参与气候变化工作,为国内政策的制定和国际谈判提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中国是新时代林业的宏观蓝图,林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支柱。中国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林业发展也进入了黄金发展的新时代。这就需要抓住和创造战略机遇期,开好局、谋好篇,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一,要确定林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到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林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2017年林业产值将突破7万亿元,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到那时,林业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和电商技术的现代产业。        第二,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也要求林业能为推动科技强国作出贡献,不仅成为林业科学技术创新者,更要成为全社会科学技术创新的最大应用者。第三,林业要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产业,这就是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去年森林旅游人数已经突破了26亿人次,超过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2020年目标。以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林业旅游与休闲,能够带动山区脱贫。第四,林业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大产业,又是全国吸纳几千万人的就业部门,具有极大的就业带动效应,发挥林业劳动密集型、要素聚集型的特点和潜力,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将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第五,要开发和建立世界最大的森林碳汇市场。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国家,每年林业碳汇达到4亿-5亿吨,国家已决定在各地碳交易试点工作的基础之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在全国范围内交易,将来还可以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
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国家公园向何处去?
杨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们如何理解和定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的国家公园?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趋势,中国走在最前面,把它变成了一个国家的行动,而且在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在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我认为,“美丽中国”就是生态文明的可视化,而国家公园又是美丽中国的最佳的形象。
       改革是不是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能否把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切实提升到国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高度认知。如果能够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以生态保护为主体功能的一个机构,占国土面积18%的陆域保护地就有了立足点。因此,建议先机构改革,再推进立法。
       防止中国国家公园变形变质,不管是自然保护区或是国家公园,最主要的是完成生态保护的作用,这个是中华民族千年大计,而名称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将自然保护区转化成为国家公园,或者要建设国家公园,并不是为了生态保护第一,而是为了发展旅游,甚至有的企业想把国家公园变成一个旅游度假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希望林业系统能够澄清概念,切实把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理念宣传出去,这是保护地和公众之间的窗口和媒介。同时,要防止简单将国家公园理解成为荒野区和无人区,更要防止国家公园从一个公益事业变质成企业的摇钱树,或者地方经济的发动机。
       国家林业局在过去几十年在生态保护方面最有经验,也最有成绩,在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方面的地位非常重要,希望林业系统在国家公园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陈传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七大战略,其中唯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新提法,并且写进了修改后的《党章》总则中,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第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乡村振兴。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将三农领域的中心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十九大之前,我们也一再强调三农工作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由于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带有一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比较容易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用战略来统率全局,系统谋划,以振兴乡村来统摄整个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系统化思维在农村工作中的体现,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在农村中的展现,也是五大发展理念在农村中的实践。
       第二,要从长远的眼光理解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期战略,在未来30多年将持续不断实施。以前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时,往往是制定五年计划。短期内,搞硬件建设、搞示范试点容易见效,但对生态恢复、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涉及社会、文化等的培育和环境治理,必须常抓不懈。
       第三,要从全局的视角把握乡村振兴。上升为全党全国的战略后,战略的实施就更容易形成合力。以前我们在推进农业农村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采用战术性的单打独斗,有时会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掣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将部门整合成战略上的群策群力,要将过去零敲碎打的资源切割,整合成同心协力的资源利用。如农村土地利用、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迫切需要在战略层面上协调并进。
森林养生旅游发展路径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
       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回归自然、崇尚生命成为人们最为迫切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森林养生的新机遇。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久居城市的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回归自然、走进森林。2016年,我国森林旅游业产值已占到林业总产值的20%、旅游业总产值的25%。有专家提出,森林旅游业将成为林业的支柱性产业和旅游业的最大产业。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发出《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把森林体验、养生作为森林旅游重要方向,随后开展了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北京、四川、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吉林、福建、贵州等地都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有益探索。
       当前,我国森林旅游整体上还是以观光产品为主,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形式雷同单一,迫切需要转型发展,森林养生由此应运而生。其中,森林公园是开展养生旅游最理想的场所,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的骨干力量,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
       我国森林公园发展养生旅游,应坚持公园资源化、资源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市场品牌化、品牌效益化的“五化”开发思路。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公园的可进入性、设计高品质的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展森林养生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经营、实现森林养生旅游效益的最大化。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一整套标准,推动基地建设,构建森林解说及养生疗养师认证体系,建立专家库并加快信息化建设。
       本届论坛由中国林学会主办,中国林学会竹藤利用分会、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