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组走进河南浉河

来源: 时间:2024-12-06 09:24:26 浏览次数:

今年8月下旬,国家林草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课题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对这里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以改革促发展 林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林草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组走进河南浉河

今年8月下旬,国家林草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课题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对这里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走进浉河,放眼望去,绿波荡漾的茶山,点缀其间的银杏红叶,宛若玉带奔流不息的浉河,淡淡薄雾中的茶庄村舍与高远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壮美画卷。

浉河区林茶局局长李振华介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坚持将茶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拓展以速生丰产林、板栗、油茶、花卉苗木为主的林业产业,以及以森林乡村旅游为主,采集、种植、养殖并举的林下经济。

目前,浉河区茶叶种植面积达63.5万亩,年均茶叶产量5.7万吨,涉茶年均综合产值达到117亿元,茶叶线上年均营销收入2.6亿多元。通过“一带一路”和“信阳绿茶中欧班列”,产品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多个地区的国际市场。年均出口茶叶5000多吨,创汇1500多万美元。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全区板栗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板栗3万吨,产值1.2亿元。杨树、杉木等用材林达到50万亩。新建9个油茶种植基地,种植面积7万多亩。种植400多个品种的苗木花卉4000多亩。林游、林茶、林油、林药等多种发展模式的林下经济年均综合产值超5亿元。

放活经营权规范加速林权流转

浉河区将全面放活农民承包林地经营权,规范加速林权流转作为推动林业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成立了集体林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信阳市浉河区集体林经营权流转试点实施方案》。在实践中,着力解决集体林改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积极为林农和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搭建林权流转平台。

截至2023年底,全区累计流转林地面积31.46万亩,有效促进了林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河南信阳十里岗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林地4万多亩发展油茶产业,并在林下套种药用牡丹和油牡丹,成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公司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农户获得流转租金382.55万元。信阳市碧丰园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流转林地近千亩,在成片种植油茶的同时套种中药材,辐射带动周边不少农户发展同类产业增收。

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浉河区通过政策财政支持、税收金融扶持、林业科技支撑、职业经理人培养,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等多项举措,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队伍。培育出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信阳车云顶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广义茶叶有限公司3家国家级制茶大师企业,12家规模以上茶企,29家国家、省、市三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和信阳市广义茶叶有限公司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推广,浉河区营造了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目前,全区1000亩以上的林业大户和规模经营的涉林公司30余家、家庭林场278家,林业专业合作社96家,注册资金2.25亿元,入社社员达5310户,带动14218户农户参与林业经营。信阳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苍术种植基地3000亩,融入现代高端科技,苍术原液加工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吨,产值达4亿多元。公司采取订单生产、就业帮扶等方式协助150多户农民实现就地增收,户均增收3500多元。信阳市昌东商贸有限公司、浉河区有人山油茶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半夏、野菊花、苍术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辐射带动30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农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

浉河区全力推动“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提升茶产业整体品牌价值,注册商标82个,有知名茶叶品牌15个,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76亿元。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改革创新

为保证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的顺利实施,浉河区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林权评估、抵押、担保管理,既有效满足了林农和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又防范化解了贷款担保风险。

针对林地经营类型多,林农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探索建立了线下担保方式、线下无担保方式和线上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3种量身定制、符合本地实际的贷款模式和金融产品,累计贷款金额达到3261万元。特别是“茶乡快贷”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置的茶叶和茶农业务专区,实现了多类型金融主体及金融服务产品的线上发布对接,林农、林企可随时在平台首页相关栏目中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平台上线以来,林农林企已获得授信21784笔,授信金额达到20.4亿元,对林业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

发展林下经济获得全方位支持

浉河区林下经济的长足发展,来源于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植根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金融的巨大支持。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林下经济领导小组,形成了林业、农业、畜牧、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在财政金融税收支持上,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800万元,重点向林下经济特别是森林乡村旅游倾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开展林权小额抵押贷款业务,协助林农和林业企业办理林权抵押贷款7.82亿元。协调税务部门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了林下经济产品的增值税。在项目支持上,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经验收合格的,全部纳入林业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有力推动了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浉河区重点在低山丘陵区、西部和南部山区稳步推进林下种植养殖业。信阳三云集农林生态有限公司、浉河区泓正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林下药材示范基地,种植桔梗、苍术等中药材1000多亩,年产量25万公斤,产值超过1300万元。在李家寨镇、柳林乡、东双河镇发展板栗兼种茶叶20万亩,年产量达到1.6万吨,综合产值近30亿元。

茶旅融合生态旅游致富乡村

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发展势头迅猛。浉河区依托地域和茶文化等资源优势,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茶旅一体化发展和“一环、两核、十大茶坊、多极联动千家万户”的总体布局,培育乡村特色民宿16家、乡村旅游特色村26个、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9个。在环湖路建设茶旅体验点50余处,可供游客观赏的茶园13.5万亩,年均游客量达12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4000万元。

董家河镇睡仙桥村以茶为媒,建成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信阳毛尖展销馆、电商孵化楼和明清八大茶社等集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研学体验于一体的豫南民俗风情特色小镇。小镇年游客量达到30万人次,综合产值达到1500万元,600多名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由信阳吉小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国家4A级标准,融合当地森林、茶园、山景和古山寨等自然人文资源,植入山体户外运动、游乐、养生等特色旅游设施打造的旅游景区何家寨露营基地,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年接待游客2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850万元。全区近百个旅游景区(点),辐射带动49个村增收,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5000余个,近1000家农家乐、农家宾馆、休闲农庄年综合收入上亿元,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张永亮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