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我国林草领域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简称“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在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的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区举行。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表示,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的揭牌成立,是落实国家林草局与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标志两部门合作交流机制开启新篇章,对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要系统谋划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科研方向,将基地打造成为古建筑检测诊断、监测预警以及保护修缮的科研平台,“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集成平台,以及对外开放、行业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要全方位保障基地建设和运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显著提升古建筑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要通过古建筑科学保护修缮和合理开发利用,让古建筑文物“活”起来,更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文物局科教司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文物行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科研基地,打造文物领域的科技研发、人才孵化、成果辐射和交流合作中心,形成文物行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要紧扣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的重大需求,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不断攻克古建筑木材识别与检测、安全性评估、防护与补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古建筑的系统性保护提供科学方案;要做好古建筑木材、生物病害等标本库和数据库建设,以及标准制修订等文物科技基础性工作;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为文物行业源源不断地输入科技人才;要加强国内外合作,开展跨学科、跨行业合作,建立与各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工作机制,保持与国家文物局其他相关科研基地的紧密联系。
中国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林科院将长期稳定支持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为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吕晨飞表示,门头沟区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诚邀广大专家学者到门头沟体验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推动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国家文物局科教司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张之平、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任科学顾问;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研究馆员乔云飞任主任委员。
揭牌仪式当日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的现状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汇报和对支撑国家文物保护工作,以及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从基地定位、平台建设、研究方向、标本库建设、工作机制、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认为,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木结构建筑体系之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极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文化象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国古建筑数量巨大,保护任务复杂艰巨。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的揭牌成立,标志着古建筑保护迈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有力举措。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建设将遵循针对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创新基地运行机制,通过设置工作站,加强与各古建研究与保护机构的有机联系;加强古建资源科普化和数字化,不断提升基地的影响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定向培养人才;围绕古建筑研究与保护对木材的实际需求,凝练科研任务,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加强成果转化。
学术委员会同期还举办了“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张治国、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杨振威、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周海宾5位专家围绕“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研究述略”“考古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山西古建筑分布、文化特征与研究性保护体系建设探索”“河南古建院近年科研工作进展”和“文物建筑木构件安全性评价技术及应用”主题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互动研讨。
2004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分八批共认定了40个重点科研基地,覆盖了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领域。今年5月22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木材所申报的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成功入选,这是林草领域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也是第八批认定的7个基地中最先揭牌成立的基地。(周海宾 殷亚方 马星霞 陈勇平)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