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活动从2021年10月开始启动,截至2022年7月底,吉林省完成外业调查并通过普查系统上报共217条踏查点和205个标准地地面监测,已完成全省总工作量的70%。这是对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进行的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情况调查。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的普查范围为全省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和部分其他草地。普查对象是:危害草原植被及其产品并造成经济或生态损失的主要有害生物(含入侵物种),包括啮齿类动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毒害草等。普查目的是查明全省草原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面积、分布及危害程度,系统评估发生危害现状及未来发生趋势,科学区划并明晰防控重点,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科学防控决策,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保障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粮食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的主要任务是:以白城市、松原市和延边州等3个市(州)、19个县(市、区)为重点区域,结合国土“三调”数据,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监测技术方法,采取本底调查、外业调查、内业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360个踏查点、240个标准地的有害生物开展外业调查,内业共制作240个标本,平均每个县5种,每种2个标本,全面查清全省草原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面积、分布及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推进普查活动顺利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领导草原基况监测生态评价和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林草局草原管理处。市(州)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对所辖县(市、区)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综合协调。县级业务部门做好数据图件审核、结果报送等本辖区业务管理工作。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投入资金376万元用于普查,组织协调林草部门各级草原监测技术人员和科教机构专家共300余人投入普查工作。
开展业务培训。2022年上半年,分别在白城市、延边州和松原市召开三次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二阶段工作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70人。培训班将理论学习和外业调查相结合,邀请专家对草原有毒有害植物分类特征、草原鼠害基本分类特征、草原虫害基本分类特征、标本制作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工作流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地教学。在野外实地教学过程中,学员们在具有代表性的温性草甸草原标准地中,对鼠、虫、毒害草标本采集与野外技术要点进行了现场实践。通过学习,学员们掌握了普查的操作技术标准,提升了野外标本采集处置理论基础。培训班全面提升了草原普查技术人员的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专家指导组,组织草原资源、生态、草业、植物分类、有害生物分类、植物保护等领域专家,开展技术方案审定、技术路线审核、物种鉴定、数据抽样审核等工作,为普查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严格质量控制。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成立质量控制组,对各市县工作进行技术检查,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保证监测普查方法、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市县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审核路线规划和样地布点,督导普查工作进度。第三方服务机构高度重视专家组的督导意见,及时改进,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魏静 周聪)
来源: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