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望谟:石山长出“摇钱树”

来源: 时间:2020-06-04 09:42:05 浏览次数:

望谟地大,面积3018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州第一大县。 土地的大,并没有为望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太多助力,反而让望谟成为贵州至今仍未脱贫的9个贫困县之一。

望谟地大,面积3018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州第一大县。

土地的大,并没有为望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太多助力,反而让望谟成为贵州至今仍未脱贫的9个贫困县之一。

因为,偌大的土地上,全是大山。平地仅占全县国土面积2.8%的望谟,连房子都“长”在山坡上。

因为,连绵的山坡上,全是石头。庄稼喝的是望天水,百姓走的是羊肠路。深处麻山腹地的望谟,于200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县。

因为,贫瘠的石山上,养不活人。种啥啥不长,养啥啥难成。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11户100970人、贫困村103个,贫困发生率为33.74%。

向“地球癌症”宣战!

近年来,望谟县不断探索林业工程建设、产业带动、科技支撑组合模式,通过石漠化治理,一片片石山荒山变成了苍翠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68.28%,板栗、油茶、花椒、澳洲坚果等产业蓬勃发展,让过去的石旮旯变成了今天的“金窝窝”。

绝地逢生!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治石与治贫共赢的望谟,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两江一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绕山林,光热充足纬度低,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让望谟成了贵州有名的“天然温室”。

在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上,望谟县依托资源禀赋,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三果(芒果、澳洲坚果、板栗)两茶(油茶、紫茶)”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板栗、油茶、花椒、澳洲坚果、芒果、紫茶等特色产业以及林下产业,彻底打破了传统作物种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改善后,绿水青山成为了望谟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实现81个贫困村出列、22805户10426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6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而望谟全县尚有4018户10800名贫困人口、22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14个)需要脱贫摘帽。

为此,望谟县聚焦特色林业经济,竭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财富,带动人民群众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今年,我县计划发展特色林业产业11万亩,其中,板栗新种1万亩、低改6万亩,油茶新种2万亩,花椒新种2万亩。”望谟县林业局副局长赵埝檩介绍。

高位推动,强化保障。制定《望谟县特色林业产业推进工作方案》《望谟县2020年特色林业产业补助方案》等措施,促进板栗、油茶、花椒等特色林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协调落实各项产业发展资金6930万元。

整合资源,强力推动。加强部门联动和人员组织、组建工作专班、优化调整领导班子包保制度;依托市场主体,强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同时,抽调8名技术骨干深入全县开展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抢抓季节时令,开展补植补造和造林攻坚。

目前,望谟县抢抓冬春造林“黄金期”,完成板栗新造1万亩、板栗低改5.2万亩;完成油茶种植2万亩;完成花椒种植1.1万亩。

如今,望谟板栗种植面积26.2万亩,年产量约2.1万吨,年产值约1.47亿元;油茶种植面积14.7万亩,年产量约4000吨,年产值约6400万元;花椒种植面积约1.1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望谟县洛郎村万亩板栗示范基地  唐波摄

  

“飞天”又“上市” 板栗带民富

望谟县人工种植板栗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7年,望谟板栗成为配餐食品登入吉祥航空86条航线;2018年,香甜软糯的望谟板栗被登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望谟板栗“哆吉栗”商标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飞天”又“上市”,如今的板栗是望谟县响当当的名片。

5月7日,笔者走进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万亩板栗林迎风摇曳。“时下是板栗授粉关键时期,最近天气好,加上我们新增林下养蜂,今年挂果率肯定不错。”洛郎村村委会副主任黄巢指着高产板栗示范基地的板栗树介绍。

洛郎村曾是望谟县最典型的贫困村寨,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2.12%。近年来,洛郎村大力实施“一县一业生态板栗扶贫产业项目”,种植板栗1.44万亩(已挂果6500亩),同时发展通草2500亩、澳洲坚果500亩、养蜂440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穷山村换了新面貌。截至2019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9%。

因板栗而过上新生活的,不止洛郎村的村民。15公里开外,王母街道祥乐村的“板栗大王”伍发兵正精心照料着自家的280亩板栗林。

“我种板栗已经23年了,以前都是自己摸索技术,产量就是不高。这两年参加县里技术培训后,挂果板栗平均每亩可以收600斤,去年挂果60亩我挣了12万元左右。”伍发兵介绍。

“望谟板栗品质好,每年我都会到当地收购板栗,一年最少要收1000多吨。”来自四川的板栗收购商姚远说,他长期采购伍发兵的板栗,每年10月以后,他都会和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齐聚望谟,宁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板栗种植户们的脸上笑意盈盈。

“市场不用愁!只要管护好林子,我的收成就没问题,一年比一年好哩!”烈日当头,伍发兵一手熟练地剪去枝丫,一手快速为树干涂上防虫涂料。

市场不用愁,伍发兵十足的底气,源于全县板栗市场的强有力保障。

5月7日下午,望谟县龙头企业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板栗包装车间内,30余名农户正娴熟地包装板栗。

“我们正加班加点全线复工生产,每天要完成4吨左右的成品包装出货。”光秀生态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海霞介绍,自复工复产以来,该公司已完成约700万元销售额,预估比去年同期增长50%左右。

2014年,集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板栗精深加工企业光秀生态食品公司入驻望谟,4条进口生产线,年精深加工板栗1万吨,填补了西南地区无板栗精深加工企业的空白。曾经“一斤不值一元钱”的望谟板栗,从此不再贱卖。

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望谟县将板栗作为“一县一业”生态扶贫产业重点布局,一方面加大技术培训、资金投入、品牌打造,一方面借力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力量建基地、作示范、推进板栗“出山”。

如今,全县板栗种植规模已达26.2万亩,其中挂果约14万亩、丰产约7万亩,年产值约1.47亿元,带动农户1.8万户7.56万人增收致富。


望谟县各沙村油茶种植大户张仕田查看茶树挂果情况  吴采丽摄


满山茶花香 遍地“黄金油”

“树老化了,满山的油桐花,一颗果子都挂不住。”以前,望谟县油迈乡各沙村的村民张仕田守着自家30亩油桐年年犯难。

2013年,望谟县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低改调优等措施推进油茶产业,布局打造山地生态油茶示范带。

“油茶是常青树,一棵油茶树产茶籽至少80年,是非常好的长效生态产业,油茶产品多元,市场前景很不错。”在干部动员下,张仕田决定奋力一搏,“换!全部换种油茶。”

当时,在村里人看来,张仕田的举动有点“傻”,“油桐每斤6元钱,茶籽每斤才1元钱,你现在把油桐树砍了种油茶,要三四年才见效,全家只有饿死的!”

不服输的张仕田精心管护着这些油茶,又在油茶林下种了辣椒、西瓜等短效作物,补贴家用。

人勤致富。2019年,张仕田的油茶开始进入挂果期便收获了3000多斤油茶籽,赚了2万多元,让曾经质疑他的其他村民刮目相看,纷纷加入油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油茶市场持续向好,越来越多农户主动加入油茶种植整乡推进项目中,规模不断扩大,油迈乡油茶名气倍增。来自广东、广西、湖南等全国各地的油茶籽收购商贩络绎不绝。”油迈乡林业站站长黄家勇介绍,全乡总人口2800余户,其中就有1700余户进行油茶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亩的大户有50多户。

“望谟油茶具有早实、丰产、含油率高等优良特性。尤其是望谟红球、黄球,在全国都是为数不多的上品。”贵州布依丽吉油茶实业有限公司CEO李云介绍。

自1989年以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到望谟县开展油茶研究,先后选育出望谟红球油茶、黄球油茶、望油1号油茶、黔油4号油茶等省级认定的油茶地方良种。

2019年,望谟成功引进江西新中野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望谟县注册成立贵州布依丽吉油茶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750万元进行油茶产品研发及精深加工厂建设。5个油茶加工车间及相应的生产设施,日处理量50吨,预计总产值可达1.1亿元。

“加工厂将于10月建成投产,届时将聚焦县内油茶的销售和延伸全县油茶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此外,在利益联结板块,除了基地和工厂用工,公司还将推出‘扶贫油坊’‘专卖店’销售端会员制,建立对接职校学生实习就业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建设。”李云介绍。

据悉,为了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振兴美丽乡村,该公司依托油茶全产业链现代科技加工基地,将陆续建成油茶博物馆、油茶优质种苗圃、望谟红球油茶原产地示范种植基地,同时,结合望谟布依文化打造“产旅一体化”多功能生态园区,为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注入有力动能。

截至目前,全县种植油茶面积已达14.7万亩,其中挂果约8万亩、丰产约4万亩,年产量约4000吨,年产值约6400万元,带动农户约7000户29000人增收。


望谟县甘莱村千亩花椒种植示范基地的花椒树上硕果累累  吴采丽摄


花椒产业带 石山新希望

5月上旬的望谟,天气十分炎热。蟠桃街道甘莱村花椒种植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众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宗林三天两头往地里跑,确保花椒供水正常。

“今年基地1000亩花椒初次挂果,预计产量20万斤,按照鲜果市场价每斤至少10元以上,预计产值不少于200万元。我们有充分信心将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吴宗林介绍,望谟独特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合花椒生长,经前期试种成果检测,望谟花椒品质十分优良。

2017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吴宗林在甘莱村的荒山上种了30株花椒苗。“过了半个月去看,没想到花椒苗全都活着,还长得很茂盛。”第二年,吴宗林抓住当地立体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机遇,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据悉,甘莱村千亩花椒高产种植示范基地,一期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60万元,乡村造林绿化补助资金177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82万元,企业自筹投入400万元。在政府大力帮扶下,完成产业路硬化4.3公里。

“由公司提供运营资金、技术、市场、种苗、农资,村集体组织管理劳务。农户享受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劳动务工费用。我们通过全力打造花椒高产示范基地,实现农企合作双赢。”吴宗林介绍。

从基地开园建设,就吸引了不少当地农户务工。“我们夫妻俩在这里务工,平均每人每天有110元收入,多的时候两个人一个月能赚六七千元,一年下来差不多有三四万元收入。”甘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华伦说,3年来,他和妻子几乎天天在基地务工,收入得到保证,生活也越来越好。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发展耐旱高效作物,望谟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花椒产业2万亩计划,预计总投资6200万元。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以乐旺镇为核心区,向周边麻山镇、新屯街道及边饶镇延伸,兴建花椒种植示范基地,打造石漠化山区花椒产业带,助推脱贫攻坚。

此外,还加大产业培训力度。4月25日,望谟县林业局举办了“2020年特色林业扶贫产业·花椒丰产栽培技术培训”,邀请重庆市长期从事花椒生产的专家钟志祥进行现场授课,16个乡镇(街道)和红水河国有林场相关技术人员、种植大户、村组干部50余人参加。

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和基地实操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重点给学员讲授产业发展技术要点和发展前景,本地花椒企业众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作产业发展经验交流,重点交流产业发展心得和历程。

“通过培训,群众发展花椒产业信心提高了,也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林业技术人员产业指导管理水平,为全县花椒产业逐步推进发展奠定了基础。”赵埝檩说。(吴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