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5月12日报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3-5月是我国沙尘暴灾害多发期。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较常见的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今年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5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6次区域性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北京出现2次扬沙、2次浮尘天气。上述沙尘天气影响范围较广、社会关注度较高。为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应对沙尘暴灾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筑牢沙尘暴灾害应急防线为目标,切实加强春季沙尘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升沙尘暴灾害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提前谋划及早部署。2月底,在全国各地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沙尘暴灾害应急,提前谋划,及时下发做好2020年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从组织领导、预案管理、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监测预警、信息报送、现场处置、灾害评估、科普宣教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强化天气趋势会商机制。继续深化同中国气象局在沙尘暴应急处置方面的交流合作,科学开展沙尘暴灾害预测预警,加强重点预警期滚动会商。实时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沙尘天气预警信息,协调北方重点县的气象员及时分享沙尘天气监测信息;持续监测沙尘动态并根据风向变化等条件分析、预测沙尘移动方向,快速综合研判沙尘天气趋势。截至目前,已开展4次天气趋势会商,有效提高了沙尘天气预测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实施天地同步综合监测。充分发挥“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天地同步监测体系作用,充分利用葵花8号和风云4号等卫星、全国30多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500多名信息员汇聚的应急处置短信平台以及沙尘信息报送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实时跟踪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截至目前,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接收遥感影像11655幅,制图2828幅,沙尘暴地面监测站报送沙尘照片和微视频129个,沙尘暴应急处置短信平台共接收沙尘观测报送信息1277条。
做好应急值守工作。3-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北方地区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均安排专人值守,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各地面观测站、各地信息员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通过应急处置短信平台、微信、电话等方式,实时报送沙尘数据、照片、微视频等。值守人员密切关注沙尘天气预警信息,及时接收和处理卫星遥感监测影像、地面监测站和信息员上报的信息,科学监测研判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趋势,提前向下游地区发出预警信息。
及时报送发布相关信息。北方地区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做好沙尘天气和灾情信息的上报和发布工作,执行沙尘天气灾害信息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每天17时前报告当天沙尘暴灾害情况;发生重特大沙尘暴灾害时,及时核实灾情并按预案要求随时上报信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应急处置短信平台、微信、电话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沙尘天气结束即制作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图,及时刊发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简报,截至目前已发布简报11期。
加大科普教育宣传力度。组织北方地区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和平台,广泛开展防沙治沙、沙尘暴灾害防治宣传,推送科普知识、法律知识,开展沙尘暴灾害避险科普,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开展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和应对处置知识的专题教育,大力宣传各地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全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制作沙尘暴应急宣传小视频5条,时长共6分钟,内容包括沙尘暴含义、沙尘暴危害、沙尘暴预防等。通过视频,进一步增强沙尘暴防治宣传实效,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和沙尘暴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搞好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是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国家林草局将进一步完善《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沙尘暴灾害应急基础研究,提高应急处置科技水平;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机构队伍建设,健全沙尘暴应急处置体系,努力推进沙尘暴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筑牢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防线。(孔祥吉 刘旭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