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林业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河北省副省长 沈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和奋斗历程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塞罕坝林场是国有林场的标杆、林业系统的典型。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河北林业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一、牢记使命,增林扩绿。55年来,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忠实履行阻沙源、净水源、增资源、拓财源的神圣使命。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在释氧固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造林都在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但从总体上看,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全省务林人责无旁贷。实践证明,规模化林场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是增林扩绿的骨干力量。要在多年植树造林奠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个一批”,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充分发挥规模化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谋划新建一批,摸清底数,科学论证,在白洋淀上游、滦河、滹沱河流域、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等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成规模的林场。要抓紧扩建一批,继续加快张家口塞北、丰宁千松坝等大型林场建设,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3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49.4%提高到67.7%。要改造提升一批,在燕山山脉林场集中区,选择平泉大窝铺、张家口黑龙山等大中型国有林场,加强中幼林抚育,更新改造退化林分,全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
二、艰苦创业,久久为功。在塞罕坝林场展馆的地窨子模型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下联是“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是“乐在其中”。这既是塞罕坝人与苦相伴、苦中有乐的真实写照,也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塞罕坝人无私奉献,接力传承,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俗话说“十年树木”,而在生态脆弱区成林成材又岂止十年。林业生产周期长、回报慢,不能“春种秋收”,更不能一时得利。生态系统演变是个长期过程,生态保护与修复也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和强化的过程。这几年,我省大力开展绿色河北攻坚行动,随着造林项目的深入实施,剩下的区域多是难啃的“硬骨头”,立地条件差、气候环境差,造林成活难、保存难。要知难而进持续攻坚。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在“两山(太行山、燕山)一带(京津保生态过渡带)一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确保每年完成420万亩以上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构建起与京津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的一体化生态格局。同时,要持之以恒加强管护。牢固树立生态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强化防火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措施;健全林地林木管护制度,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加强病虫害预测预警,严防发生重大生物灾害;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三、求真务实,尊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塞罕坝人面对海拔高、积温低、降水少、土层薄、沙化重的客观实际,经过长时间摸索试验,研究出高原全光育苗法,改进了造林机械和工具,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开创了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造林时间由春季延展到春秋两季,成活率由不足8%提高到90%以上,创下全国同类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之最。塞罕坝的成功经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具体体现,对在生态脆弱和生态退化地区造林绿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我省南北跨度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不论是树种选择,还是技术运用,都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宜林地区。在对宜林地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立地条件,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要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平原地区要按照“绿、富、美”的要求,选择生态功能优、经济效益好、观赏性能强的树种;坝上地区要着眼防风固沙,选择根系发达、耐寒抗旱树种;燕山—太行山区要结合脱贫增收和生态改善,优先发展经济林,大力营造兼用林;沿海地区要突出防护功能,选择耐盐碱树种。要不断探索造林模式。按照规模造林、连片治理的总体思路,飞封造并举,乔灌草搭配,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结合,多植乡土树,多造复合林,不断提高混交林比重和植被稳定性。同时,要大力推广“围山转”“沿水栽”“顺路植”等造林方式,构筑起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改革创新,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扩大改革成果,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以塞罕坝林场为载体,深入研究国有林场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生态导向,着眼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加强统筹指导,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国有林场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在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林农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创新造林机制。落实财政奖励补助、税收金融扶持等政策,完善林木采伐机制,探索利益分配办法,推广租地、流转、合作、承包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实现政府要绿、企业得利、群众受益的造林营林格局。要加快绿色发展。塞罕坝林场既保护了生态,又改善了环境,还创造了绿色财富,林业经营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塞罕坝人自觉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既要看经济的“脸色”,又要重自然的“气色”,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不能因小失大、急功近利、寅吃卯粮。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发挥林业生态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康养等服务业,实现长中短统筹兼顾、上中下立体经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牢记使命,增林扩绿。55年来,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忠实履行阻沙源、净水源、增资源、拓财源的神圣使命。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在释氧固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造林都在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但从总体上看,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全省务林人责无旁贷。实践证明,规模化林场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是增林扩绿的骨干力量。要在多年植树造林奠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个一批”,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充分发挥规模化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谋划新建一批,摸清底数,科学论证,在白洋淀上游、滦河、滹沱河流域、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等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成规模的林场。要抓紧扩建一批,继续加快张家口塞北、丰宁千松坝等大型林场建设,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3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49.4%提高到67.7%。要改造提升一批,在燕山山脉林场集中区,选择平泉大窝铺、张家口黑龙山等大中型国有林场,加强中幼林抚育,更新改造退化林分,全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
二、艰苦创业,久久为功。在塞罕坝林场展馆的地窨子模型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下联是“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是“乐在其中”。这既是塞罕坝人与苦相伴、苦中有乐的真实写照,也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塞罕坝人无私奉献,接力传承,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俗话说“十年树木”,而在生态脆弱区成林成材又岂止十年。林业生产周期长、回报慢,不能“春种秋收”,更不能一时得利。生态系统演变是个长期过程,生态保护与修复也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和强化的过程。这几年,我省大力开展绿色河北攻坚行动,随着造林项目的深入实施,剩下的区域多是难啃的“硬骨头”,立地条件差、气候环境差,造林成活难、保存难。要知难而进持续攻坚。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在“两山(太行山、燕山)一带(京津保生态过渡带)一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确保每年完成420万亩以上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构建起与京津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的一体化生态格局。同时,要持之以恒加强管护。牢固树立生态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强化防火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措施;健全林地林木管护制度,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加强病虫害预测预警,严防发生重大生物灾害;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三、求真务实,尊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塞罕坝人面对海拔高、积温低、降水少、土层薄、沙化重的客观实际,经过长时间摸索试验,研究出高原全光育苗法,改进了造林机械和工具,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开创了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造林时间由春季延展到春秋两季,成活率由不足8%提高到90%以上,创下全国同类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之最。塞罕坝的成功经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具体体现,对在生态脆弱和生态退化地区造林绿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我省南北跨度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不论是树种选择,还是技术运用,都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宜林地区。在对宜林地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立地条件,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要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平原地区要按照“绿、富、美”的要求,选择生态功能优、经济效益好、观赏性能强的树种;坝上地区要着眼防风固沙,选择根系发达、耐寒抗旱树种;燕山—太行山区要结合脱贫增收和生态改善,优先发展经济林,大力营造兼用林;沿海地区要突出防护功能,选择耐盐碱树种。要不断探索造林模式。按照规模造林、连片治理的总体思路,飞封造并举,乔灌草搭配,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结合,多植乡土树,多造复合林,不断提高混交林比重和植被稳定性。同时,要大力推广“围山转”“沿水栽”“顺路植”等造林方式,构筑起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改革创新,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扩大改革成果,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以塞罕坝林场为载体,深入研究国有林场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生态导向,着眼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加强统筹指导,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国有林场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在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林农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创新造林机制。落实财政奖励补助、税收金融扶持等政策,完善林木采伐机制,探索利益分配办法,推广租地、流转、合作、承包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实现政府要绿、企业得利、群众受益的造林营林格局。要加快绿色发展。塞罕坝林场既保护了生态,又改善了环境,还创造了绿色财富,林业经营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塞罕坝人自觉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既要看经济的“脸色”,又要重自然的“气色”,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不能因小失大、急功近利、寅吃卯粮。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发挥林业生态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康养等服务业,实现长中短统筹兼顾、上中下立体经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