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来源: 时间:2017-09-18 11:06:40 浏览次数:

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写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之际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两侧绿意葱茏。新华社发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民勤沙生植物园,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在仿真固沙灌木固沙试验区测量数据。新华社发
 

 
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职工在库布其沙漠中利用螺旋钻法种植沙柳,成活率达65%以上。新华社发
 

 
工人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行走在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大厅,一幅长约50米的巨型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映入眼眸。在绿色土地的“夹缝”中,黄褐色的“一带一路”从中国向西延伸,越过里海,直抵地中海。
西安、兰州、喀什、杜尚别、塔什干、阿什哈巴德、德黑兰……一个个城市之间不仅有了有形铁路,也有了无形纽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9月10日正式启动。这一合作机制将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带到沿线国家。
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携起手来,共同化解挑战和困境,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1.从负担到机遇:挖掘沙漠本身蕴藏的生态财富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地球的顽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65个国家中,超过60个正遭受着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危害。
用传统的眼光看,人们对于沙漠的认识大多局限于“死亡之海”“不毛之地”。治沙中,把沙漠作为财富的“反向思维”,颠覆着传统理念。用可持续眼光看待沙漠,沙漠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
“正所谓,沙漠里面可以长出绿色食品和绿色财富,只要我们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就可以让荒漠化得到有效的治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说。
此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全球首部沙漠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就以沙漠经济学的视角,对库布其和中国治沙的生态价值进行了深刻总结。
根据报告评估,中国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
“库布其沙漠30年来的治理成果让人钦佩,中国的治沙经验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荒漠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爱沙尼亚环境部部长希姆·基斯勒说。
“中国治沙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运用了市场机制,通过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治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沙区产业,实现共同发展,为全球土地可持续管理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利借鉴。”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可持续土地管理商业论坛上说。
从库布其的大漠到塞罕坝的林海,从甘肃民勤到宁夏中卫,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创造了一个个“绿进沙退”的奇迹。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感慨地说:“中国为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2.从科技到政策:实现“一带一路”生态的绿色贯通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大量分布着一种被称作地球环境癌症的“砒砂岩”。
当地专家讲,生命遇之,如遇砒霜,由于异常贫瘠,其上几乎寸草不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岩石上,却能生长一种植物——沙棘。
“沙棘的根系横向生长,正好可以嵌入砒砂岩的缝隙中,防风固沙。”内蒙古沙棘生态产业促进会理事长李云飞介绍说,在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下,沙漠的种植资源丰富了,治沙渐渐有了生态和产业基础。
一线实践者的观点和专家的论证不谋而合。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卢琦看来,中国治沙取得成效,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公共参与、科技支撑和法律保障,其中科技研究为治沙提供基础和保障。
“我们积极整合治沙科技成果,在沙区集中推广应用了低覆盖度治沙、沙障防沙治沙等技术成果,建立了一批科技推广项目示范点以及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了‘亿利模式’‘仁创模式’等沙区绿色发展的典型模式。”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张鸿文说。
与此同时,共享科技治沙成果的努力已经在很多地区展开。“中国的公路防沙治沙技术已推广到撒哈拉沙漠地区,为利比亚的海岸和沙漠公路建设提供了风沙危害的防治方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指出。
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下,中国将为沿线国家提供学习基地,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磋商,凝聚共识,为推动国际治沙合作作出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将促进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实现,也会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山水相连,是生态命运共同体。只有共同迎接挑战,才能共享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主任潘迎珍说,在科技交流和民心相通中,“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一条绿色生态之路。
3.从治沙到治穷:放大治沙扶贫方略的民生效应
每一座沙漠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让沙漠变为绿洲,不仅需要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更关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
治沙与治贫是一对“孪生兄弟”,除了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创新更能把治沙者和贫困者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目前,中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
在不断的机制创新中,中国寻找到制服“沙害”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
“我们在长期治沙中积累起一种长效利益机制,创新政府、私营企业、农牧民的伙伴关系,做到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这种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是可推广的,技术创新是可借鉴的。
张建龙认为,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一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说。(记者 李慧 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