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塞罕坝务林人王龙:用相机记录 塞罕坝的美好与变迁

来源: 时间:2017-09-06 10:00:30 浏览次数:

“20多年前,这片林子的树木只有两三米高,现在都长成二三十米高的大树了。”站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亮兵台附近的一处山坡上,王龙感慨着。
1971年出生的王龙,是第二代塞罕坝务林人。在林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他,希望通过相机记录林场营林造林的故事,以及塞罕坝美好风光和发展变迁。
承德师范毕业后 回到塞罕坝工作
“父亲是第一代务林人,老一辈人为了植树造林,抛家舍业,无暇照顾孩子的故事,我从小就耳濡目染。长大了,我觉得应该为塞罕坝的建设尽一份力。”1991年,王龙从承德师范毕业后,回到了塞罕坝,成为塞罕坝子弟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
冬季坝上天气寒冷,职工居住条件和孩子学习环境较差。为了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十几年前,林场在围场县城建起了居民小区,孩子们也一同下坝,在县城就近接受更好的教育。
2000年,王龙调入林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这让喜欢摄影的他,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1993年的时候,我攒了一年的工资,买了第一台相机,开始学习摄影。”王龙说,他希望通过相机记录林场营林造林的故事,以及塞罕坝美好风光和发展变迁。
通过镜头呵护“鸟的乐园”
随着树木的茁壮成长,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转变。如今,有人把这里比喻成“鸟的乐园”。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鸟类,也成了王龙镜头聚焦的热点。林场为了加强对鸟类活动的监测,划定了10个重点鸟类停歇、群集、繁衍区,派专人死看死守,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候鸟栖息地。王龙以及林场其他摄影爱好者经常和森林公安干警组成野生动物保护巡查大队,一个月检查十多次,在林场建立鸟类监测网络,布设监控点,认真巡护监控。他们还成立了鸟类救护站,及时对受伤的鸟类进行包扎、救治。每年都会有受伤的小天鹅、赤麻鸭、大雁等鸟类,在他们的帮助下,重新展翅翱翔,回归大自然。
“现在塞罕坝有黑鹳、白头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鸳鸯、白枕鹤、蓑羽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迁徙鸟类把塞罕坝选为了重要的中途停歇地和聚居栖息地。”王龙说,能通过镜头记录这些鸟类的活动规律,为更好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尽一份力,自己感到很欣慰。
外出拍摄差点冻死在路上
长期从事摄影,王龙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基本每天都四五点钟起床,外出拍摄。”之所以长期坚持,都源于心中那份对塞罕坝的爱。“几代塞罕坝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留下了这份宝贵的绿色财富,我们既要守护好,也要把她展现给世人,让大家了解她,爱上她,一起守护她。”为了这份责任,王龙常常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器材去很远的地方拍摄,有一次差点被冻死在拍摄的路上,幸亏被人及时发现,这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长期浸染在林间,王龙成了塞罕坝的摄影名人。“每年都有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河南、新疆、台湾、香港等地的影友找我一起拍摄,切磋技艺。”
2008年,王龙利用7天时间拍摄的一张名为《天然氧吧》的作品,被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选用,并获得10000元奖金。“那年发生了汶川地震,我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了灾区。”
用镜头记录每一处点滴变化
20多年来,王龙用镜头记录和见证着塞罕坝森林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见证着林场交通、房屋、电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每年为档案室提供着全场造林、防火、旅游、产业等各类图片资料。而经过重新布展,刚刚对外开放的塞罕坝展览馆内,90%的资料图都由王龙负责拍摄。
随着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王龙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用镜头记录塞罕坝每一处点滴变化,把塞罕坝的全貌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营造全社会参与保护生态,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尽一个普通塞罕坝林场职工的绵薄之力。”(记者 陈宝云)